泰和路小学
立体球场新范式、 因形就势解决用地紧张
时间:
2019
地点:
重庆市梁平区
机构 / 作者:
建筑设计团队:上海汉思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王思源 钱云 刘文章 洪兰
结构设计团队:上海汉思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卢进强 林鹏 严建刚 陈建武
机电设计团队:上海汉思机电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金雪根 吴军 胡守同
结构设计团队:上海汉思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卢进强 林鹏 严建刚 陈建武
机电设计团队:上海汉思机电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金雪根 吴军 胡守同
四象限
经济
文化
组织
生态
推动共富
集约高效
模式创新
物质水平
经营平衡
资源活化
人文自信
文化再生
文教传承
社会传播
理念创新
多元包容
跨域合作
社区参与
资源整合
制度建设
参与共创
城乡协同
系统设计
因地制宜
循环利用
环境教育
人居环境
生态韧性
项目简介
梁平泰和路小学项目利用地形优化设计建设,多维度利用空间,显著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于2021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颁发的《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成为学校体育场立体建设模式的典范,为山地城市的学校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泰和路小学项目位于浅丘之中,地势高低起伏,高差约20米。在这样的地形下,若按照常规平地布局,建设项目所要求的具有48个班的小学和8个班的教师进修学校,只能实现12.75平方米的人均面积,无法满足20平方米的人均空间要求。基于土地面积不足的现实问题和保留美好原始环境的愿景,设计团队采取“立体式”校园的建设方案,从高到低分别布置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呈阶梯状排列。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较传统的“平铺式”建设节约用地近2200平方米,真正实现“一地四用”多层开发。同时小学、体育场、教师进修学校从南到北分布,形成“静-动-静”的功能分区,学校日常教学质量得以保障。建成后的作品不但用最小空间实现最大功能,更与周边生态环境融为一体,获得了重庆人民的高度赞扬,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特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