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虎溪计划

虎溪计划致力于开展系列社会美育项目,引导美院艺术家及学生进入真实的社会现场,搭建公众艺术需求的新桥梁。
时间:
2021
地点:
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街道
机构 / 作者:
屈波、王天祥、周晶、杨方伟、刘也、娄金、李一晨等

四象限
经济
文化
组织
生态
物质水平
集约高效
模式创新
经营平衡
资源活化
品牌价值
人文自信
图景生成
启发创造
场景叙事
文化再生
理念创新
参与共创
多元包容
社会传播
在地唤醒
产品运营
城乡协同
科技转化
因地制宜
生态友好
生态韧性
人居环境
顶层设计
项目简介
自2018年起,本着革新美院学生传统教育实习方式的目标,项目团队在社区、博物馆等场域开展公共美术教育活动,提出“参与式艺术实践”的方案。2021年,屈波团队基于前期线下实体社区实践、网络社区实践等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虎溪计划”。通过“虎溪计划”课程让学生真正地关注社会,关注社会真实的状态,此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引导学生以社会需求为源进行创作。与此同时,虎溪街道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进一步推进项目的开展,立足当地政府希望在街道社区开展各种美育实践的需求,“虎溪计划”积极开展美育讲堂、美育学堂、参与式艺术实践以及较大规模展览,项目团队坚持与地方政府建立联系,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虎溪计划”让学生真正走进普通居民的内心,了解社会的真实需要,将关注点最终落在居民上,以此为基础思考应如何呈现艺术作品,让大家一起体验到艺术的快乐。
“虎溪计划”通过持续开展课程教学、特色美育工作坊、品牌性展览以及各种类型与规模的研讨会等活动,让高水平艺术创作、展演、讨论活动有序开展,通过师生与居民共创共享带动社区营造,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切实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在2024年,“虎溪计划”致力于打造社区美术馆的体系,并制定“第六届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以展览+论坛的形式,建立多校合作工坊挖掘“虎溪计划”的项目意义。“虎溪计划”让师生走出校园,让同学认识社会的同时也把进行时态的艺术直观地展示给社区居民。“虎溪计划”涉及“美丽中国”理念中“创新转化”“形象示范”“参与共创”“持续运营”“社会协同”等关键词,以新型的参与式社会实践营造美术学院外围的艺术氛围,走出校园,走进真实社会现场,真正了解社会和公众对艺术的需求,以此创作出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