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公园
深圳植物学大会纪念园启动了一场跨越百年的试验,让自然成为首席设计师,体现城市对自然最崇高的尊重。
时间:
2017-2020
地点:
深圳市福田区红树林生态公园内
机构 / 作者:
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庞伟、张健、薛源、李娟、侯晓璠、陈瑜璟、黄征征、季晓玲)
四象限
经济
文化
组织
生态
推动共富
集约高效
模式创新
物质水平
经营平衡
资源活化
人文自信
文化再生
文教传承
社会传播
理念创新
多元包容
跨域合作
社区参与
资源整合
制度建设
参与共创
城乡协同
系统设计
因地制宜
循环利用
环境教育
人居环境
生态韧性
项目简介
2020年,为纪念深圳市政府主办的“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项目团队接受委托设计建造深圳植物学大会纪念园。该纪念园旨在通过开展科普教育和植物科学研究,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样板。鉴于当下与植物相关的项目逐渐脱离其自然本性面貌的现状,项目团队借鉴国际植物学大会主题,在一个公园里面放弃人的意志、人的审美,更多地体现土地植物的生命意愿和主张。借纪念园的打造,项目团队呼吁我国本土的“荒原运动”,打造真正贴近“美丽中国”理念的荒原型公园。与此同时,纪念园积极呼应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绿色创造未来”的主题,启动“2121百年计划”,开展一场时间跨度为100年的城市自然恢复生态定位试验。这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开放科学计划,在形成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同时让公众通过记录感知植物的生长,使纪念园成为植物科学研究的平台、公众科学教育的载体。
“让大自然成为纪念园的首席设计师”是纪念园设计的灵魂。纪念园的建设以城市自然修复为主题,辅以适度的人工干预。作为纪念园的“首席设计师”,大自然被保留了更多的“设计权”,设计团队遵循“自然竞争,适者生存”理念,实现城市对自然的最大尊重。以“荒野公园”为定位的纪念园极大恢复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且具有深刻的自然教育意义。此外,“荒野公园”的打造以“天生天养”的方式有效节约了建造成本。纪念园本着纪念型的姿态,从深圳有代表性的地方选取园区土壤,不受地域限制展现自然本真的面貌和生命力。深圳植物学大会纪念园涉及“美丽中国”理念中“本土唤醒”“资源活化”“因地制宜”“启发创造”等关键词,纪念园希望通过荒野的回归使得人们真正懂植物、爱植物,愿意把植物当作生命伙伴,真正让社会,让我们的城市处在健康的大自然里。
“让大自然成为纪念园的首席设计师”是纪念园设计的灵魂。纪念园的建设以城市自然修复为主题,辅以适度的人工干预。作为纪念园的“首席设计师”,大自然被保留了更多的“设计权”,设计团队遵循“自然竞争,适者生存”理念,实现城市对自然的最大尊重。以“荒野公园”为定位的纪念园极大恢复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且具有深刻的自然教育意义。此外,“荒野公园”的打造以“天生天养”的方式有效节约了建造成本。纪念园本着纪念型的姿态,从深圳有代表性的地方选取园区土壤,不受地域限制展现自然本真的面貌和生命力。深圳植物学大会纪念园涉及“美丽中国”理念中“本土唤醒”“资源活化”“因地制宜”“启发创造”等关键词,纪念园希望通过荒野的回归使得人们真正懂植物、爱植物,愿意把植物当作生命伙伴,真正让社会,让我们的城市处在健康的大自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