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汉和台山社区公共空间整体规划及设计导则
祐汉和台山社区公共空间整体规划及设计导则项目通过挖掘在地历史与文化,从人本角度出发改善社区公共空间。
时间:
2020
地点:
澳门半岛北区花地玛堂区
机构 / 作者: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李孟顺;广州道格玛设计有限公司
四象限
经济
文化
组织
生态
物质水平
集约高效
模式创新
经营平衡
资源活化
品牌价值
人文自信
图景生成
启发创造
场景叙事
文化再生
理念创新
参与共创
多元包容
社会传播
在地唤醒
产品运营
城乡协同
科技转化
因地制宜
生态友好
生态韧性
人居环境
顶层设计
项目简介
祐汉和台山社区位处澳门两个最繁密的“关闸口岸”与”青茂口岸”,也是澳门居住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聚集着不同地方与背景的多元人群,目前城市发展因为澳门特殊的社经环境而有所滞碍。面对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中澳门定位,特区政府希望能将该区进行都市形象更新,达到可持续、生态、合理性的城市设计,以面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澳门城市大学创新学院以完整街道、通用设计、人本交通、全龄友善为目标,从三个发展策略(以人为本、集约利用、风貌重塑)开始,提出“一环两轴五区”的整体规划思路,期待旅游活力与邻里互动相连结,串联重要节点形成区域内人文生活交流环,展示社区内现代与历史结合的澳门人文色彩。
面对改造区内复杂的人群需求与多元化的文化背景,设计团队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实地走访,通过本地专家的带领与社区居民互动,让居民“参与设计”,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活动空间问题,同时注重挖掘澳门济弱扶贫的公屋历史、中葡管治对社区的建设史、城市用地扩张的填海史,以及汉人移民史、工业史等丰富的历史资源,将其写进街道建设导则之中。项目体现了“美丽中国”构想中“社会协同”“人居环境” “因地制宜” 等关键词,通过对社区公共空间的“整旧如新”,在反映澳门的社会特色的同时,达到可持续发展及美好城市愿景。
面对改造区内复杂的人群需求与多元化的文化背景,设计团队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实地走访,通过本地专家的带领与社区居民互动,让居民“参与设计”,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活动空间问题,同时注重挖掘澳门济弱扶贫的公屋历史、中葡管治对社区的建设史、城市用地扩张的填海史,以及汉人移民史、工业史等丰富的历史资源,将其写进街道建设导则之中。项目体现了“美丽中国”构想中“社会协同”“人居环境” “因地制宜” 等关键词,通过对社区公共空间的“整旧如新”,在反映澳门的社会特色的同时,达到可持续发展及美好城市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