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光诗歌

是光诗歌作为乡村诗歌教育公益组织,希望通过诗歌让乡村儿童获得自由的情感表达,成长为热爱生活的乡村建设者。
时间:
2016
地点:
云南、贵州、湖南等
机构 / 作者:
康瑜、张田田

四象限
经济
文化
组织
生态
物质水平
集约高效
模式创新
经营平衡
资源活化
品牌价值
人文自信
图景生成
启发创造
场景叙事
文化再生
理念创新
参与共创
多元包容
社会传播
在地唤醒
产品运营
城乡协同
科技转化
因地制宜
生态友好
生态韧性
人居环境
顶层设计
项目简介
2016年康瑜老师来到云南漭水支教,在支教过程中,她发现大多数乡村留守儿童无法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参与学校开展的兴趣社团活动中,康瑜发现诗歌或许可以成为开启这些孩子未来的一把钥匙,本着这样的初心,康瑜联合创始人张田田创立了“是光诗歌”。与其他公益组织提供物质支持不同,是光团队用诗歌的形式服务留守儿童,以现代诗歌为媒介,通过为三至八年级当地教师提供系统诗歌课程的工具包和相关培训,来解决乡村孩子缺乏情感表达渠道和心灵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是光团队通过设立积分评价体系及教师专访活动,让乡村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是光团队积极搭建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孩子们写的诗歌,让孩子们用诗歌这种形式表达情感以获得心灵的补充和丰富。“是光诗歌”以低成本低门槛的方式普及更多的孩童,为乡村带来不一样的文化浸润。
截至2023年,“是光诗歌”累计服务1700多所乡村学校,惠及15万乡村儿童,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是光团队借助媒体报道,吸引越来越多的项目参与者,项目通过“筹款、以买代捐”等方式,本着“有用”的前提合作产品,为项目发展注入资金。是光团队化身打开孩子内心的工具,为服务学校及孩子的情感表达带来积极正向的作用,与此之时,相关学校把诗歌的教育成果拓展到校外,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发展。是光团队未来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模式服务更多的乡村儿童,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到诗歌课程的服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是光诗歌”项目的发展涉及“美丽中国”理念中“文教融合”“传播动员”“人文自信”等关键词。是光团队为乡村留守儿童搭建起一个诗歌库,存储孩子们的梦想,帮助孩子用诗意的表达,打开情绪沟通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