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柴湾校园(THEi)
一座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建筑设计启发学生环保思维,打造以社区为核心的现代化绿色校园。
时间:
2012年
地点:
香港柴湾盛泰道133号
机构 / 作者:
吕庆耀、黄智健、梁文杰、吴志伟、黄少盈
合作共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职业训练局、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 (RLP Asia)
合作共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职业训练局、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 (RLP Asia)
四象限
经济
文化
组织
生态
推动共富
集约高效
模式创新
物质水平
经营平衡
资源活化
人文自信
文化再生
文教传承
社会传播
理念创新
多元包容
跨域合作
社区参与
资源整合
制度建设
参与共创
城乡协同
系统设计
因地制宜
循环利用
环境教育
人居环境
生态韧性
项目简介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 (THEi)是一座以开设职业和专业为课程的高校,学校共设有四个学院。该校的设计核心理念是如何在香港的高密度社会环境中结合“社区”模式最大化利用土地,同时以建筑设计启发学生环保思维,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充分融入进整个校园当中。其建筑采用双塔楼设计,两个塔楼通过绿意盎然的人性化公共空间联结在一起。低层的楼层设有公共设施,可与周边居住社区共享。校园广场位于双塔之间也是校舍的中央位置,学生可以在这里举办各类型活动或联谊。广场作为绿色心脏,其绿化空间沿着双塔各层分布的绿化平台和小型庭院垂直向上延伸,打造在自然环境和社区模式中学习的校园环境。柴湾校园设计贴合学校周边环境、地盘的特性,顺应使用者的文化特点,推动设计持续化发挥作用。该项目团队始终秉持可持续生态理念设计规划,结合现代化的智能技术设计多项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使这所舒适宜人的新校园同时也成为符合香港绿建环评中最高级别的“铂金级”绿色建筑。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柴湾校园的设计便于校园更多地以开放的姿态跟自然、跟周边的环境交流——从海湾经过校园一路连接到背后的连绵山脉的视线毫无阻隔,景观相互交融。与此同时,柴湾校园旨在促进学校与社区的交流和融合,设计团队将夏季自然风引入校舍,并通过绿意盎然的人性化公共空间连接,提升了整个校舍和周边邻里的宜居性。通过这一设计,促进学生理清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柴湾校园的绿色设计优化学校与周边的风环境、光环境和绿化的联系,能够与周边和邻里以点的方式连接起来。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柴湾校园设计涉及“美丽中国”的“人居环境”“场景叙事”“因地制宜”“生态韧性”等关键词。项目团队始终在追求一个更好的未来,希望设计能与周边环境、自然与社区产生对话与联系。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柴湾校园的设计便于校园更多地以开放的姿态跟自然、跟周边的环境交流——从海湾经过校园一路连接到背后的连绵山脉的视线毫无阻隔,景观相互交融。与此同时,柴湾校园旨在促进学校与社区的交流和融合,设计团队将夏季自然风引入校舍,并通过绿意盎然的人性化公共空间连接,提升了整个校舍和周边邻里的宜居性。通过这一设计,促进学生理清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柴湾校园的绿色设计优化学校与周边的风环境、光环境和绿化的联系,能够与周边和邻里以点的方式连接起来。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柴湾校园设计涉及“美丽中国”的“人居环境”“场景叙事”“因地制宜”“生态韧性”等关键词。项目团队始终在追求一个更好的未来,希望设计能与周边环境、自然与社区产生对话与联系。